天賜材料(002709)5月6日晚間公告,公司擬通過孫公司福鼎市凱欣電池材料有限公司(下稱“福鼎凱欣”),自籌資金投資建設“年產30萬噸鋰電池電解液改擴建和10萬噸鐵鋰電池拆解回收項目”,項目總投資13.32億元,資金來源為公司自籌資金。
項目建設周期18個月,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平均營業收入86.76億元,年平均凈利潤4.21億元。
公司表示,通過本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加強公司的鋰離子電池材料電解液及磷酸鐵鋰回收產業鏈上的戰略布局,解決公司未來區域產能供應不足的問題。
梳理天賜材料近期公告,可以發現公司加快了各產品擴產步伐。
4月14日晚,公司發布關于投資建設年產30萬噸磷酸鐵項目(二期)的公告。公司擬通過控股子公司宜昌天賜投資建設該二期項目,建設地點在宜昌市枝江市姚家港化工園江林路以西、港盛路以南。二期項目總投資10.05億元,建成投產后,預計可實現年均營業收入22.48億元,年均凈利潤2.27億元。二期項目建設周期為9個月。
公司同時調整可轉債預案,擬募資34.7億元,較原計劃上調超9億元,投資年產15.2萬噸鋰電新材料項目、年產2萬噸雙氟磺酰亞胺鋰、年產6.2萬噸電解質基礎材料項目、年產4.1萬噸鋰離子電池材料項目(一期)及年產6萬噸日化基礎材料項目(一期)。
據光大證券統計,截至2021年年末,公司有80萬噸電解液的在建產能。公司現有折固六氟產能3.2萬噸/年,規劃及在建的液體六氟產能44萬噸/年。公司現有LiFSI產能2300噸/年,現又募資加碼建設2萬噸/年LiFSI,未來3年的產能規劃超過6萬噸。
在公司產能持續擴增疊加行業高景氣的背景下,公司一季報業績超預期,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51.49億元,同比增長229.71%;實現凈利潤14.98億元,同比增長422.19%。
公司表示一季度業績高增的主要原因是:新投產的六氟磷酸鋰產能已于今年一季度滿產,在此影響下公司六氟磷酸鋰自供比例接近100%;含LiFSI的配方量有所提升,這部分配方的電解液價格較高;由于部分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公司部分電解液長協的價格有所調整。
天賜材料加快擴產步伐是因為繼續看好新能源車產業發展。
4月15日,公司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從4月份下游需求來看,由于下游車企減產,公司鋰電材料業務的產品銷量會有一定影響,但整體影響不大。公司始終相信我國的疫情管控能力,在新能源汽車規模仍在大幅增長的背景下,疫情穩定后相關業務將回到平穩增長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