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福鞍股份(603315)公告稱,擬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福鞍控股等合計持有的天全福鞍100%股權,交易對價為36億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天全福鞍將成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公司主營業務將新增鋰電池負極材料石墨化加工業務。
承諾三年凈利不低于12.42億元
公告顯示,福鞍股份擬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福鞍控股、李士俊、李曉鵬、李曉飛、魏福俊、魏幫合計持有的天全福鞍100%股權。
交易方案顯示,標的資產天全福鞍的交易對價為36億元。其中,以發行股份的方式支付對價29.35億元,占交易對價的81.53%;以支付現金的方式支付對價6.65億元,占交易對價的18.47%。
公司同時對募集配套資金情況進行說明。公告顯示,本次交易上市公司在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的同時,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10.65億元,用于支付本次交易現金對價和補充上市公司流動資金。
根據上市公司與業績補償義務人簽署的《業績補償協議》,業績補償義務人承諾,天全福鞍2022年度、2023年度和2024年度實現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人民幣1.88億元、4.94億元和5.6億元,即2022年度當期累計凈利潤不低于1.88億元,2023年度當期累計凈利潤不低于6.82億元,2024年度當期累計凈利潤不低于12.42億元。三年業績承諾期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累計凈利潤不低于12.42億元。
負極材料市場前景廣闊
據了解,負極材料是鋰電池核心材料之一。受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等下游快速增長需求的拉動,負極材料行業正處于蓬勃發展階段。作為負極材料生產的關鍵工序,石墨化工序存在工藝相對獨立、設備投資大、生產時間長等特點。過去負極材料廠商主要通過外協方式進行石墨化加工,石墨化自供比例較低。近年來,負極材料廠商產能快速擴張,雖然部分廠商通過自建石墨化產能以提升一體化率,但石墨化產能仍然面臨著供不應求的局面。
本次收購被看作實現公司產業升級的重要布局。福鞍股份表示,得益于國內負極材料行業高速發展,目前負極材料石墨化加工產能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未來發展前景廣闊。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將以標的公司為抓手,以負極材料石墨化加工業務為基礎,深耕鋰電池負極材料行業,實現上市公司產業升級,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
在近期的一次機構調研活動中,公司透露,石墨化加工業務注入后,對公司業績增厚、盈利增強、質地提升有重大影響。2020年8月以來,國內負極材料產量不斷增加,價格不斷上漲。按照相關機構預計,2025年全球鋰電池需求量達到1173KWH,對應負極材料240萬噸,對比2021年數據增長4倍,未來5年預計負極材料將維持高速增長狀態。
針對后期產能計劃,公司表示,負極材料作為新興產業,是受到政策大力支持和鼓勵的行業,需求增長產能釋放是正常過程,公司在負極產業鏈有布局,新增產能消化有保障。公司產能指標有14萬噸,目前已經投產3.8萬噸,預計今年10月份投產6.2萬噸,全年產能達到5萬噸,2023年達到1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