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湖股份(000792.SZ)國軒高科(002074.SZ)將通過設立合資公司,在產業鏈達成深度合作。
12月13日晚間,鹽湖股份發布公告稱,已與國軒高科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在新能源、鋰電、科技研發、鋰鎂材料、人才培養等領域深度合作,推動雙方在新能源產業領域的競爭力提升和業務快速發展。
根據協議,雙方主要在四個方面進行合作。
一是為形成穩定的新能源產業鏈體系,雙方擬設立合資公司,分別用于生產磷酸鐵鋰等正極電池材料和儲能電池。擬設立的合資公司相互持股,深度合作。
二是在鋰鎂新材料領域,雙方將憑借鹽湖股份的鎂資源,借助產業和市場優勢,在鎂鋁、鎂鋰合金等新材料領域開展合作。
三是在技術研發方面,雙方研究在合肥合資成立新產品技術研發平臺的可行性,研究開發精細化及高附加值鋰產業鏈產品。
四是在人才培養方面加強互動合作。
公告稱,上述約定事項僅作為各方今后業務戰略合作的意向性文件,合作的時間計劃、合作規模或金額等相關事宜尚未明確。在開展具體合作業務時,以另行商洽簽訂的具體合作協議、合同內容為準。
鹽湖股份也表示,此次協議僅為戰略合作的框架性協議,對該公司 2021年度經營業績不會產生重大影響。
鹽湖股份與國軒高科此次合作,在進一步補足國軒高科上游鋰資源布局的同時,也為鹽湖股份未來鹽湖提鋰的擴張和多元發展打下市場基礎。
國軒高科是國內磷酸鐵鋰電池龍頭。2018-2019年,國軒高科是國內第三大動力電池企業,僅次于寧德時代(300750.SZ)、比亞迪(002594.SZ);2020年,由于LG化學配套國產特斯拉以及中航鋰電份額提升,國軒高科市場份額滑落至第五。
光大證券指出,國軒高科正加速布局上游。2021年,該公司與宜春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框架,投資115億元建立碳酸鋰生產、鋰電池配套材料等產業化項目。一期項目預計2021年中開工建設,計劃兩年內完成,合計兩期項目計劃在五年內完成。
國軒高科還在加強把控上游核心正極材料。在根據光大證券數據,截至2020年底,國軒高科的磷酸鐵鋰材料產能高達4萬噸/年,僅低于湖南裕能的5萬噸/年,高于德方納米(300769.SZ)的3.5萬噸/年、貝特瑞的2.8萬噸/年。按照產量計算,2020年國軒高科國內市場占有率為14.6%,僅次于德方納米以及湖南裕能。
2015-2020年,國軒高科電池組成本從1.1元/Wh下降至0.57元/Wh。2020年電池組毛利率24.7%,總體呈下降趨勢。
從資源稟賦來看,鹽湖股份最主要的資產是察爾汗鹽湖。浙商證券指出,察爾汗鹽湖是中國最大的可溶鉀鎂鹽礦床,氯化鉀、氯化鎂、氯化鋰、氯化鈉等儲量,均居全國首位。
但察爾汗鹽湖是一個低鋰離子濃度、高鎂鋰比的鹽湖礦,其氯化鋰儲量達到717萬噸,但平均鋰離子濃度僅為0.003%,鋰品位顯著低于其他鹽湖,且鎂鋰比高達1577:1,鋰元素的提取較為困難。
五礦證券指出,鹽湖股份旗下藍科鋰業自2010年引入俄羅斯吸附劑技術以,于2018年成功滿產,目前其在產+在建名義產能達到3萬噸碳酸鋰,其中在產碳酸鋰產能為1萬噸/年且超產運行,2020年實際產量達1.36萬噸。
在建的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產能,已在今年1月召開試車大會,7月部分提鋰裝置已投料試車成功。
截至12月13日收盤,鹽湖股份下跌0.37%,報收32.5元,市值為1766億元;國軒高科上漲0.85%,報收60.62元,市值為1009億元。